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百家争鸣

旅俄杂弹(之九)

时间2018-11-14 09:47:14   来源:慈善公益报 

 


 

在伊市凭吊十二月党人
 
 
十二月党人博物馆、博物馆的园子.jpg
图为十二月党人博物馆、博物馆的园子。

      伊尔库茨克市其实是个挺漂亮的城市。60万人口,分布在安哥拉河两岸,安逸闲适。街道仅有几条比较繁华,如列宁大街、红军街等。马路两旁的建筑风格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差不多,和法国巴黎纳赛河边上的房子相似,我不懂俄语,无法更深入地与导游交流,仅从外表对比,从俄国彼得大帝之后,俄罗斯文化深受法国影响这一层推测。当时法兰西风东渐,贵族以法为美,以法为傲,交往中常常故意流露几句法语,以示有“派”,这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及《复活》等作品多有描述。
      在导游的心目中,伊尔库茨克的文化,得益于十二月党人的开发。1825年十二月党人革命失败,7名革命者遇害,20多人遭流放,流放地就是当时的蛮荒之地伊尔库茨克。他们身无分文,遭受监视,在这里白手起家,筚路蓝缕。后来,经过努力,沙皇允许夫人过来相聚,条件是其必须放弃财产和孩子。有12位夫人毅然放弃一切,孤身前往伊市。几十年后,新沙皇即位,改变终身流放的政策,但是,许多十二月党人已垂垂老矣,且在这里都已有家有业,不想再回内地了。几十年来,这些十二月党人虽然来时两手空空,但他们有文化、有知识和新的观念,很快积累起了财产,而且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给伊尓库茨克注入了文明新风。这使伊尓库茨克的后代深深地追念先贤的恩泽,今天我们参观的十二月党人纪念馆,就是保留下来的当年党人自己修建的宅第。小楼亭院,围墙花圃,完全是他们在彼得堡庄园豪宅的微缩,屋里的一应摆设,尽显当年的贵族气派。贵族就是贵族,气质不会丢失。当然,在那个岁月,彻底地要与贵族气派决裂、完全投向平民生活的贵族也是有的,他们把自己的追求称作“复活”,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就是这类人。苏联解体,俄罗斯世风一改,贵族崇尚也大行于世,是也,非也,后人自有评说。

西伯利亚的诱惑

      西伯利亚的诱惑是多么的巨大,以至于我们这些耄耋老者,不计路途之遥远,行囊之沉重,行程之疲惫,也要一探究竟。
     “慢慢走才能看到风景,慢慢走才能听到声音,慢慢走才能遇见万物生息——火车上一边品茶,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俄罗斯旖旎的风光”。我不得不说,旅行社发给我们行程中的说明文比广告词还优美。
      广告词是把双刃剑,期待值的提高往往伴随实际体验的失落。
      我们从圣彼得堡开始,便是火车旅行了。晚上上车,一夜无话。天亮开始,就在俄罗斯大地往东穿行。虽然天色不佳,还是有新鲜感的,一掠而过的白桦林,树不大,属于次森林,但足以引起人们的遐思,尤其看到偶尔出现的一条林间小路,那些读过的诗句、唱过的歌曲,时不时地会涌现出来;虽然列车的过道狭促,一个人站在过道看风景,另一个人走过去,两个人都要贴着两侧车皮,但还有一些新鲜感拉住你继续欣赏“俄罗斯旖旎风光”;虽然过道没有弹力座櫈——像我国硬卧车厢那样,有两櫈一桌,可以对坐品茗,但站着聊天既是交流,又锻炼脚力,也不失为长途旅行的调节。
      第三天一觉醒来,便到了欧亚分界的叶卡捷琳堡。白天参观,晚上入住宾馆。火车上的第四夜,没有故事。再醒来时,又是整整一夜的里程,窗外依然灰蒙蒙。期盼中的深邃旷远及“风吹草低现牛羊”没有出现。这也难怪,万里沼泽,千里丛林,连人烟都没有,哪来的牛羊?新西伯利亚一过,景色就变了,河流多起来,天边间或出现了一些丘陵,铁路旁边的屯子也多了起来,倒也吸引人们的眼球。俄罗斯的风情多少体现在建筑上,刚看完城市的哥特式、洋葱头,现在再看看虽然低矮却有棱有角的农舍,不禁让人产生新的审美感觉。然而,审美是会疲劳的,列车走着走着,一小时、一昼夜地走着,我们看着看着,一小时,一白天地看着,兴奋变成了平淡。好在大家已经相熟,聊天代替了看景。谁说不是呢,旅游的收获除了满足感观的愉悦,精神、思想、知识和情感的收获,也是一大方面。
     从新西伯利亚开始,一直到赤塔,东西伯利亚的风景与之前相比,开始发生变化。有了山脉丘陵是其一,人口渐次稠密是其二,窗外色彩由纯绿变成红黄绿为其三,河湖增多谓其四。当几天来唯一一个傍晚,云开雾散时,一缕斜阳直射远树深山,一幅色彩斑斓的景色呈现在人们眼前,那是最好看的西伯利亚秋色,可惜“偶尔露峥嵘”而已。
      总的来说,我们的这趟西伯利亚之行,由于天气阴沉、车厢陈旧等原因,期待过于现实,兴致高于景致,内容胜于形式,就像阅读一篇文章,标题很好,不读遗憾,读完了也遗憾。我们和西伯利亚见过面了,打过了招呼,这是最重要的!(石国雄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旅俄杂弹(之八)
下一篇:以新作为体现慈善组织新责任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