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百家争鸣

泛爱乐善范仲淹(上)

时间2019-05-06 14:31:57   来源: 

 


 

石国雄居庙堂而忧民


      范仲淹在邠州镇守,难得有一日清闲,带领众人上城楼举行酒宴。邠州一带经过范仲淹的精心治理,军情得以缓解,城内呈现安居乐业景象,老百姓高兴,太守也舒畅。大家正要举杯时,只见数十人披麻戴孝,正在筹备装殓之物,哭哭啼啼,十分悲切。范仲淹忙差人打听,原来是一客居邠州的读书人去世了,众人帮忙准备出殡郊外给予埋葬,但是经济困难,入殓的衣服、棺椁等未能准备齐全。此情此景,令范仲淹十分伤感,马上让人撤去酒席,出资厚葬了殇家,帮助他们顺利地做完了丧事。在场目睹的客人,无不动容,有的甚至流下眼泪。
      关于范仲淹爱民乐善的故事,民间流传还有许多。当年他在越州当知府,他手下一位户曹去世。死者的子女幼小,家境贫寒,家里无力扶柩归葬老家。范仲淹知道后,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百缗钱给予相助,并给他们雇了船,专门派一名老衙役护送死者灵柩和家属还乡。与此同时,他还写了一首诗赠给死者家属,告诉他们,沿途可以将这首诗交给关津守吏,请求放行和帮助。诗曰:“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凉。关津若要知名姓,便是孤儿寡妇船。”对去世的基层干部如此关爱,设想如此周到,在当时的官吏中应该是罕见的。也是在越州时,范仲淹派儿子范纯仁回苏州老家搬运粮食。范纯仁在路过丹阳时,遇见了著名文人石延年。得知石延年家有丧事,借贷无门,无力北归。范纯仁当即就将运送的500斛粮食全都送给了他。回家以后,范仲淹得知此事,甚为欣慰。
      流传甚广的这些范仲淹爱民慈善故事,体现出范仲淹心地善良,爱民如子的品质。爱民和关注民生,是范仲淹“进忧退忧”的基础,也是他出将入相的初衷。正如欧阳修所作的《范公神道碑》说的,就学时期的范仲淹,就认定六经之旨,在于仁义。范仲淹进京考完试,曾经向神灵祈祷:一愿为宰相;二愿为良医。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能及小大生民者,固唯相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及仕,当他还是个小官时,就关心朝廷大局,从宏观的角度关注国计民生问题,他在泰州监西溪镇盐仓,看到海堤久废,海患严重,农田碱化,民不聊生。范仲淹一方面竭力主张修堤,一方面协助主官实际操作。他给当时朝廷大员写信,申明自己有“慨然有益天下之心,垂千古之志”,以此为宗旨的政治变革的思想初步形成。推己及人,他在进表书中希望两宫仁慈、节俭、勤勉、公正,希望帝王应该“敦好生之志,推不忍之心”,“示天下之慈也”。他仕途的末期,58岁赴任邓州时,给皇帝的谢表:“敢不孜孜行善,战战厥心?求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这个表述,与他之前的“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思想,完全一脉相承。

求古仁人之心

      在西北前线,一次,范仲淹到邠州训练新兵,偶尔遇到一件民告官的事情。事情大致是邠州为了建造营房,占据了一个住户的房屋土地,范仲淹当即要求当地政府按照条款予赔偿。可是,这件事情没有落实,据说是有文件说这种事情用不着赔偿,居然还把已经赔偿的钱要了回去。范仲淹知道后非常生气,严肃地指出,各处修造营房,只许动用官地,不得毁坏住户现有的田地宅物,驱散住户使其无处安身。如果没有官地,使用了民居和田地,必须支付赔偿金。在经略西北军政的过程中,范仲淹发现许多军心不稳,民心不齐的原因,是由于政策导向有问题。他在积极布防、整顿军务,组织战斗的同时,对当地的民生和军队建设等问题进行调查。
      民生方面,他发现,由于朝廷将巨大的军费压在边民身上,老百姓苦不堪言,大量逃亡。当时许多人举家逃亡,曾经发生过八九百户人家集体逃亡的事件。范仲淹调查后,立即发布命令,废除一切额外的苛捐杂税。同时命令地方官府逐乡逐村落实登记逃亡家庭的土地林木和财产,不得像原来那样焚烧破坏,要设法招抚百姓回来安居,恢复生产。没有耕牛等生产资料的,政府予以贷款购买。对困难人家,经过统计,每户十人以上,政府借贷粮食一石,十口以下五斗。
      民族政策方面,主要团结周边诸羌部落。以前,这些部落主要依附西夏,和西夏暗中通曲。范仲淹主持环庆路后,主动深入这些部落,和他们订立同盟,明确赏罚,给予必要的犒赏,还对他们的首领必要的尊重。一次,宋军俘获了一个白豹寨女首领,范仲淹得知她被罚入庆州官府做奴婢,立即派人把她找到,安排到她的一位已经投诚过来的叔叔家里。她们叔侄骨肉相见,激动万分。后来,她的叔叔又帮她找了个好人家出嫁。这样处理,有效地缓解了民族矛盾。他的诚心相待,感动了周边少数民族,使他们真诚地回归宋朝,服从范仲淹的领导。据宋史记载,范仲淹去世之后,百名少数民族酋长,前来吊念,守灵3日。
      军务方面,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也照拂到普通士兵身上。他对于士兵的具体困难,关怀备至。他发现当时有些士兵异地服役,远离家庭,就请示朝廷,把庆州籍在泾原服役的士兵与泾原籍在庆州服役的士兵互相对调。这样,“公私俱便”。当时,因为与西夏作战屡屡失败,朝廷规定在士兵脸上刻字涂墨,强迫他们不得离开。百姓非常害怕,纷纷逃离。范仲淹改在士兵手臂上刺字,休战时期,他们可以回家种地,战争结束了,他们也可以回家,而其他地方的士兵,只能永远待在军营了。所以,当地老百姓对范仲淹感激不尽。当然,范仲淹为部队将士设身处地地着想,回报是军心民心大振和战斗力的提高。可以说,范仲淹主持西北边境的军事胜利,跟他的关心爱护兵将和边民是分不开的。(石国雄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假慈善甚于真恶
下一篇:泛爱乐善范仲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