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媒体观点

两会广角.代表委员说 代表委员谈“慈善与健康”

时间2022-03-05 20:44:45   来源:慈善公益报 

 


 

两会广角•代表委员说

代表委员谈“慈善与健康”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董凡)日前,由北师大公益研究院支持,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凤凰网健康频道联合主办的“2022年‘慈善与健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慈善医疗救助与政府大病医保有效对接、建立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长效机制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为国计民生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宝艳认为,在医保报销方面,应设定一个个人承担的最上限,超出部分由医保全额报销。同时,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充分调动多方救助力量,使更多人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应构建立体医疗保障体系,有效防止因病返贫。“一个大病、灾害可以让一个家庭陷入贫困,共同富裕的基础就是健康,而在农村,健康仍然是悬在老百姓头上的一把剑。我们希望能够形成更浓厚的社会氛围,关注农村,关注贫困患者。”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案例点评中提到,“中国的慈善有自身的品格,我们的品格在国际社会中有自己的独特性,咱们首先是惠及家,比如说咱们是百善孝为先。”“政府也好,医疗机构也好,要打开大门,敢用善用社会力量,形成良好的党群关系,良好的社会和政府的关系,多方面让这个社会健康发展,让老百姓心里更舒畅。”

  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主任方来英认为,“社工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产物。”对于医疗社工的价值和意义,不论医疗机构、还是慈善组织都是没有疑义的,但是与其配套的政府管理制度、医院管理流程、社会资源的支撑都还有很多衔接不畅的地方。比如医疗社工标准不统一、医疗社工与医院的合作机制、社工的专业身份在医院得不到重视、医疗社工的专业培训和晋升机制、医疗社工的成本分配等。作为新兴事物,融入整个社会体系,以及配套措施的完善都需要一个过程。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需要如何去完善的方向。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丨人民观点
下一篇:努力拿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良法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谈社会救助法立法和慈善法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