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时评

做好公益的“加减法”

时间2022-01-04 21:06:48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公益,为的是让公众受益。做公益,做得久了,感触最深的恐怕是 ——不容易。公益要想做得有口皆碑、做得深入人心,有一门“加减法”的学问必须得好好琢磨一下。就拿“红心堡”公益行动来说:从2016年发起,到2020年大规模、不间断地开展上门服务,得益于公益骨干灵活应用了“加减法”。

  “红心堡”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小曹娥镇建民村、滨海村的民工聚集区,因建筑物外墙被统一刷成红褐色,且民工居住区域相对集中,类似过去的城堡。再加上自2016年以来数百位大城小爱的志愿者在持续不断开展各项服务,颗颗红心让陌生人的善,化为全社会的暖,“红心堡”便由此而来。

  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服务怎么做,需求如何解,承诺怎样践……历史遗留的问题堆在那里、层出不穷的新题又迎面而来,核心骨干们正视这些问题,通过前期宣传造势、例会协商、架构新设、公益联盟、创业创收等举措,做了巧妙的“加法”,调动数百人次的力量,奔赴红心堡。

  奖学金(助学金)发放、充实读书角、卫生常识宣讲、夏季送清凉、专场音乐会……形式多样的公益走亲活动让原本陌生的彼此,逐渐熟络起来。背后资金的投入不下数十万元。好几次志愿者也采取了众筹、拍卖、卖点水果赚差价的方式去填补做公益资金存在的“缺口”。上述这些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动,大家在充分考量社会需求的可行性之后,更多地应用了“减法”。社会需求多、资金支出多、人力投入多……他们不再让个别骨干挑重担,而是把存在的问题摊开来,让痛点、难点、卡点通过精准传导,大化小、难变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善良的人干喜欢的事。例如,针对红心堡公益行动前期人手有限,同时考虑到外部力量不能常驻红心堡,经过探索实践,以辛慧师生为主体的辛慧服务队正式组建。该服务队从一开始“不知如何着手”,到现在主动谋划“公益小达人评比”“一角钱积攒计划”等活动,这些新气象的出现,证明公益的价值正在慢慢显现,而且也印证了做公益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的公益大家做,人民的公益世代传”路线的科学性。

  当下社会,普通人发展的空间极其有限,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所以构画美好人生,离不开奋斗、离不开真诚、离不开合作、离不开憧憬!科学应用“加减法”成了成败关键,自然,学会公益的“加减法”变得刻不容缓。

  如何“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平时做公益,应善于发现个人的闪光点,发挥大家的长处,通过“1+1+1+……”不断凝心聚力,最终公益不仅“温暖你我他”,还会“成就千万家”。

  如何“减”:人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知难而止、情绪消极也是容易犯的“通病”。如何迎难而上,需要厘清思路,了解事物发展规律,分清主次矛盾,善于将不同特长的人才“钉”到适合他的位置上去。

  运用“加减法”,一开始肯定没啥把握,但是历练多了,手法娴熟之后,遇事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怕就怕,明明有不错的平台,却抱着无所谓、患得患失的心态冷漠对待。

  (作者单位为杭州市慈善总会   陈振初)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31日
下一篇:周恩来总理的慈善大爱永放光芒—— 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