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慈善公益报>评论 > 慈善公益报>时评

李健| 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正当其时

时间2022-07-11 16:19:54   来源:慈善公益报 

 


 


李健 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慈善公益报 在推动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重要机制的进程中,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是一项重要内容。构建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不仅是弘扬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需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改变,教育需要更多因应“人之为人、何以为人、人将何为”等深层次问题,发挥“观民设教”的重要作用。自2014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学校…”、“完善慈善人才培养”等举措以来,慈善教育逐渐从中小学校园为主的零散、运动式的传播走向大学课堂以系统、可持续为特点的慈善知识传授。与此同时,高校慈善教育也呈现出专业人才培养、辅修学位、通识教育等类型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高等院校是人才从校园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通过慈善教育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回报社会的理念,使他们在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的同时,更作为一个合格公民。通过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人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依据和凭借。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与此同时,贫富差距的增加,社会信任的消失,阶层的固化也让弱势群体的社会民生问题凸显。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更让这种动荡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在这一背景下,慈善教育被时代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即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开启人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推动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以推动中国公益慈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价值倡导为目标。在此过程中,共同理解是基础,协同创新是关键,行为规范是保障。

  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形成的基础与必要条件是共同理解。相互一致的,结合到一起的信念是一个共同体特有的意志,它使人们在一个特殊的社群里,也有相同一致的感受,由此,它就把一个整体里的各个成员团结到了一处。鲍曼将其称为“共同体关系的法”,他进一步提出共同领会的真正器官是语言本身。在语言之中,共同领会形成并发展了自身的本质。为此,共同体必须要为这种语言的交流创造条件,年度举办的各种线下论坛会议应该成为共同体运作的重要机制之一。建立“共同领会”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共同体成员轮流坐庄举办,也可以是共同参与教育部门以及慈善行业组织的各项会议,通过会议交流增加线下见面的机会,凝聚社会资本。

  协同创新是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的关键。慈善教育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慈善教育本身的特殊属性,决定了高校慈善教育需要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路径。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授课和服务学习两种办法及结合。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侧重理论,往往轻实务;而服务学习能结合实践提供一手经验。李华芳和李健针对善识计划开展的一项经验研究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公益慈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服务学习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达致更好的教育成果。但服务学习通常需要和社区或慈善组织合作,决定了慈善教育离不开行业的支持。与此同时,由于慈善人才培养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学界对慈善教育规律缺乏深入认识,对于慈善专业学位的设立背景、特色、定位等方面还存在争议。有必要对其培养特色、目标和必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将大学内部形成的知识内部同协同创新机制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慈善组织、地方政府进行深度融合的外部协同创新相统一,有效地协调组合好校内各种创新要素,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在创新中提升各个主体的创新能力,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构建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同时,依据各协同创新要素的基本特点和各培养主体的利益诉求,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培养质量提高的具体实施路径。

  行为规范是打造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的保障。共同体很好地反映了有效治理的方面面,因为它关注于群体在做什么,而不是拥有什么。相对于正式组织“机械团结”,慈善教育共同体更倾向于“有机团结”。但它也通常会发展出一套规范或者公约,这里的规范或公约是一种文化特征,通过有意向的教化和人们的普遍认可而得到支持。既有研究已经识别出了这些规范或者公约所产生的声誉效应、报复效应和分割效应会支持共同体内部矛盾和冲突并趋向均衡。共同体就像市场和国家一样,本身是一种使文化特征得以改变的环境。个体文化特征的模仿被认为是社会成功的,这就像生物学上的适存生物繁殖成功一样。在人们普遍感叹共同体正在消亡的时候,如果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摸索出共同体的治理机制,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市场契约和政府指令失效的时候,这一规范或公约可以保证共同体简单有效的运行,并依据成员是否遵守而做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总而言之,共同体并不是过时的治理方式,它在未来社会可能会变得更重要。除了上述要素外,与共同体治理能力互补的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能保证成员从共同体成功中获益的制度都是高校慈善教育共同体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赵浩义| 陕西慈善礼赞
下一篇:慈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