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公益文化

全民打响文化战“疫”

时间2020-02-26 11:50:50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权敬)艺术文化虽无法救死扶伤,但它自有力量。疫情期间,许多市民宅在家里拿出手机或者轻点鼠标,就可轻松“畅游”博物馆,可以欣赏诗歌、书法等文艺作品,还可以通过视频看到疫情前线乐观的患者们舞蹈……文化行业是价值观输出的行业。文化战“疫”的力量穿越阻隔,让人们坚信这场“战役”一定能赢。

历史文化跃然“指”上

  宅在家里“作贡献”的同时,还能“云逛展”,使用海量免费文化资源,让自己隔离疫情不隔离文化。

  《慈善公益报》记者在抖音搜索“博物馆”,进入“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页面。2月20日晚19点,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在抖音APP上展开,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带领观众们在线上来了一场VR观展,共同观看国博“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借助科技手段,全国各地的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欣赏到珍贵的文物。

  据悉,本次“在家云游博物馆”全景直播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线上有讲解员和跨界嘉宾共同为观众直播讲解文物知识,极大地丰富抗击疫情期间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了解到,仅春节期间,全国博物馆共上线展览2000余项,1300余家博物馆开放在线展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网上展览”共收录274个展览,访问量突破60万人次。

  此外,疫情期间,众多知识付费平台、出版社、教育机构等纷纷推出线上免费资源、课程,覆盖中小学生、大学生以及职场人士;还有《囧妈》《肥龙过江》等电影作品在网络端首播,也为百姓居家增加了“文化食粮”。

文字和镜头也是战斗力

  谢承倩是安徽六安市金安区先生店乡文化站站长。整个春节假期,谢承倩是在疫情防控一线度过的。在与老百姓接触的过程中,她一边宣传疫情信息与防疫知识,一边把她了解的百姓抗疫故事记录下来。所以她宣传时最常用的“武器”除了嘴巴,还有笔、本子和镜头。

  《防控一线,爱心捐赠汇聚暖心力量》《这7个普通人的故事,你一定也很熟悉》《抗疫一线娘子军,温柔坚定有力量!》……由她将这些战“疫”的点滴策划撰写的“先生店战疫故事”系列报道,不仅老百姓爱读,还被《皖西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选用。用谢承倩的话:“文字和镜头也是战斗力”。

  疫情暴发以来,无数文艺工作者、志愿者他们以笔为枪,以歌传情,以笔墨应援,将抗疫期间一幕幕的感人画面,转化成一件件鲜活而催人奋进的文艺作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文艺精神力量。

疫区里的广场舞文化

  近日,湖北武汉方舱医院轻症患者和医护人员“斗舞”的视频走红网络。记者点开视频:几位戴口罩的武汉方舱医院新冠肺炎的轻症患者和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一起挥动四肢,载歌载舞。背景音乐欢快激昂,舞蹈姿势有模有样,虽然戴着口罩但仍能看出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

  据了解,目前武汉已开放9个方舱医院。做操、跳广场舞已是这里患者们的日常……从刚开始患者在床边小范围的舞蹈,到后来周围的“病友”的不断加入,到如今的舞蹈“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专业,护士们纷纷将“八段锦功法”“太极拳”“呼吸操”带进病区。医务人员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活动让病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让他们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爱心,大家一起共同战胜疾病,战胜疫情。而患者却说“他(她)们太累了,一起跳舞运动一下,希望他们也能感觉过得轻松和欢快。”

  病房里的舞蹈文化,传递着医患间无微不至地关切,更释放出决胜疫情的信心。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慈善文化进唐村 助力乡村中国梦
下一篇:阿尔寨石窟已有7座有壁画洞窟修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