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徐成明 本报记者 尚洛)近年来,江苏省句容市高度重视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在全市中小学校有步骤地推进“校园慈善文化”建设,将慈善文化有机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从小接受慈善教育,感受慈善力量。
营造校园慈善氛围
句容全市各校均布置了慈善文化画廊,华阳实验小学弘景校区将整个教学区域纳入慈善文化建设范围。尚善园、仁善苑、向善路、至善路、墙壁上的“童眼看世界、绘出真善美”学生作品展示区,“善行实践活动展示区”,慈善文化长廊、慈善书吧、慈善讲堂等都已成体系。文昌中学的“善文化馆”也正在建造实施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校园慈善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校园真正变成了师生们学习文化、养成道德、提升思想的“善园”,做到“知善”“为善”“弘善”。
各学校还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中充分挖掘慈善元素,在教学中渗透慈善理念、慈善人物和慈善行为的介绍与引导,发挥课堂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市慈善总会向全市41所中小学捐赠了6240本《慈善读本》,做到试点学校人手一本,其他各校每班5本。各中小学将该教材的教学纳入到各校综合实践或班队活动课程,有力保障了慈善教育进课堂、进课时。开发区中心小学、茅山中心小学、华阳中心小学等将慈善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在学校编撰的《古诗文诵读选本》校本教材中,从《论语》《孟子》《朱子家训》等中华经典中摘选与慈善有关的诗文,让学生们在经典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慈善文化的滋养与熏陶。
广泛开展慈善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慈善活动是开展慈善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为此,句容市各学校抓住每年“中华慈善日”“学雷锋日”等重要节点的教育契机,全市各学校通过集体晨会、主题班会、红领巾广播、绘画比赛等形式。华阳中心小学评选了“正心好少年”,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争做慈善标兵。
崇明小学的“太阳鸟”志愿者,常年坚持学导游争做宣传员、听故事学做小雷锋、捡垃圾勤做小义工等慈善活动。河滨路小学带领“河边小兵”志愿小队定期走进敬老院、养老社区等进行志愿服务。华阳实验小学连续两届举行了“爱心义卖节”,筹得善款存入学校爱心基金中,为有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
为让每一个特殊教育需要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市慈善总会联合教育局、卫健委、民政、残联等部门,积极建设了31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配备专(兼)职教师,完善规章制度,实施“一人一案”个别化教育,并取得初步成效。
为将慈善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开放的家长会,家访的活动,宣传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让更多的家长关注并投身慈善事业,引导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延续慈善精神。
“开展‘校园慈善文化’建设项目,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句容市慈善总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句容市将持续做好校园慈善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育人实效,真正使学校成为传播慈善知识,传递爱心理念,树立奉献爱心的校园。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17年爱心助学路 天威耗材助909名学生圆梦大学
下一篇:武威凉州区交通安全课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