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让教育在新发展理念中行稳致远

时间2023-03-12 00:21:28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郑前进)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势必要求实现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向质量提高、内涵发展的模式转变。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如果这个群体不满意,就谈不上整体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走访了数十家企业。郑亚莉注意到,“职校生的薪资待遇与本科生还是有差距的,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校生与本科生‘同岗不同薪’的现象。”

  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专科层次高职院校设置的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部分专业,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实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郑亚莉说:“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将已经明确的政策落实落细,让职业本科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表示,由于评价标准不完善,教师能力与业绩难以准确衡量,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用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他说:“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释放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活力。在物质、精神、发展等方面丰富政策供给,有效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院长崔田认为,目前,区域、城市之间的高等教育差距较大,高等教育在部分地区的集群化发展,对办学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地区间的学科发展差距,导致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崔田建议,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普及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进一步优化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布局,中央财政要引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强该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产生一批对区域经济等领域发展支撑有力的特色优势学科。建立学科带动和促进机制。此外,对一些高等教育薄弱区域的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建立“特区”制度,在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评价中适度向地方高校倾斜,在学科经费、引才津贴、人事政策、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可以考虑区分层次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分类考核。

  针对当前我国东部地区高校和中西部地区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高水平大学分布、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能力方面均存在差距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建议,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支持中西部高校立足学科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及新型重点研发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推动中西部高校内涵式发展,有效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同时,深入推进新一轮中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牵引,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构建学科群,引领中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优势学科建设、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强力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对中西部特色高校支持力度,争取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就业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下一篇:各地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