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慈善公益报>社会新闻

代表委员: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能缺席 “最美志愿者”期望关注志愿者权益

时间2023-03-14 23:29:00   来源: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任乐晴)“我们做志愿服务虽然是无偿的,但也需要时间成本,时间久了会给志愿者造成压力和负担,影响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还有很多社会组织没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对组织发展存在很大的限制。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志愿服务队伍缺少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志愿者,无法提供更精细、更有质量的服务。”全国两会期间,浙江省的“最美志愿者”蔡其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希望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能够更加关注志愿者权益问题。

  志愿服务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事实上,代表委员们并没有忽视这一问题,为推动志愿服务发展,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致公党中央在相关提案中指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及企业捐赠,导致出现来源单一、专业培训不到位、志愿服务规范化程度不高、法治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致公党中央的有关提案建议,加快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解决志愿服务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致公党中央提出,要通过财税制度和其他激励政策,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和为志愿服务捐赠的积极性,扩充资金筹措途径和渠道,最终形成以政府拨款、市场捐赠、社会捐助为重点的多元化经费筹集模式和资金支持网络。

  志愿服务是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更好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形式。为了促进志愿服务良性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何寄华建议,志愿服务要有标准、规程、流程、装备、方法等一系列配套,尤其是某些特殊领域、专业领域的志愿服务更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要规范化记录志愿者的服务,像银行账户一样系统记录志愿服务内容、时长,激发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何寄华还建议,培养全民志愿服务意识,倡导全民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制造部助理工程师郭会琴建议,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的平台载体,使志愿服务更富有吸引力,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进一步完善志愿者褒奖体系,探索建立志愿者城市礼遇体系,让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进一步得到弘扬,让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升华,焕发出更加强大的能量。”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聂竹青建议。

  九三学社中央则带来了关于完善我国应急志愿服务体系的提案。九三学社中央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统筹社会、企业及个人捐助,指导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建立志愿者保护专项基金,根据不同类型应急志愿者特殊风险保障要求,设立定向志愿者保护基金或专门账户;完善志愿服务保险机制,通过商业保险等市场机制,并依托政策补贴、政府购买、政府兜底等,分担、转移和降低志愿者在应急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特殊风险与损失,保障应急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提交了关于完善养老互助志愿服务政策的建议。他建议,进一步加强法规政策建设,给予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制度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志愿服务项目的分类管理、高效服务、有效评价和服务时间积分通存通兑奠定基础;结合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赋予服务时间积分以权益,明确规定兑换标准。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广州市民在线捐步助力困难群众居家改造
下一篇:“生命教育课程”项目落地无锡市新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