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张迎迎)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国两会上,推进乡村振兴成为热议话题,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乡村文化振兴,再到数字乡村建设,代表委员们结合农村调研实际,积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人民幸福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创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在调研中发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范较为零散,存在设施选址不合理、运行维护不规范等问题。
“城市污水治理的经验做法值得吸纳和借鉴。”黄绵松建议,构建涵盖排放标准、规划设计等全过程系统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标准规范。同时,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治理效果好、工作进展快的地区实施奖补,指导地方建立多元化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资金投入制度,确保设施长效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堰河村党委书记、村主任闵洪艳认为,不仅要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完善吃、住、行、游等各项基础设施,还要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优势开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人文自然景观。
“许多地方借力乡村旅游的‘东风’,谋划了‘一城一品’‘一城一景’的发展布局,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集体经济增收、带动劳动力就业的多赢局面。但有的地方发展还较为落后。”闵洪艳建议,国家应大力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让其成为产业面广、辐射带动就业能力强、促经济效益高的乡村优势产业。
文化振兴提振百姓精神风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演员刘媛媛,出生在云南,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她来走访了全国70多个贫困县,见证了乡村全面脱贫的巨变,也对乡村振兴充满期待。
“我是亲眼亲身见证着贫困地区在脱贫前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媛媛认为,文化振兴也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所以特别希望,在今后能够力所能及发挥好委员的作用,更多地深入基层,为基层的乡村文化振兴多作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文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培文在调研中发现,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过去自然环境恶劣、村民靠天吃饭,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当地村民吃“旅游饭”蹚出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要让文化赋能农业,旅游拓展农业。”经过认真思考,石培文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适时启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工作,推动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扩容升级,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向更加标准、更加规范、更大规模方向发展。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青龙板栗、青海刺绣、泰山板栗……一个个被困在乡村的优质产品通过直播间、电商平台被直接送到消费者面前,这些都离不开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力认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近年来,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不小进展,为数字乡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随着数字乡村建设进入了深水区,相关的立法政策、保障制度、协同发展机制和建设标准等方面的不完善,限制了数字乡村战略工作的持续推进。他建议,从顶层制度、统筹规划、协同发展、体系化建设等方面,破解数字乡村建设中的问题。
搭上数字产业快车,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宝应县国凤刺绣厂技术总监莫元花围绕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并加强同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沟通,先后提出多项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莫元花表示,农业发展应与时俱进,不断运用数字技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让数字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支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焕发出农业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csgyb2
上一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下一篇:众望所归聚民心 掌舵领航向复兴 ——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极大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新征程